今年以來,哈密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培育服裝產業內生動力,多項政策落地實施,持續加大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打造地域特色明顯、輻射帶動力強的產業,促進紡織服裝產業做大做強做優。
這幾天,在哈密康泰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在轟鳴的機器間穿梭忙碌,雪白的棉花逐漸變成粗紗、細紗、銀絲、商品紗錠。企業不斷推進經營改革,現年產紗錠4.2萬錠,產品遠銷浙江、廣東等地。
哈密康泰紡織有限責任公司行政管理部經理施烈說:“今年以來,公司根據市場情況,重新核定了各項技術和費用指標,從內部挖掘企業潛力,從而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同時,成立了若干小組,研發新技術,開發新品種。
近年來,在市各級政府出臺的一攬子優惠措施和“保姆式服務”幫助下,企業緊跟市場發展形勢,將車間生產與設備維修養護并行,更好地保證生產有序、產品品質提升。
隨著一系列措施推行,企業客戶有所增加,且產品每噸價格較以前提高了300—500元。
“運費補貼、用電補貼、社保補貼、崗前培訓補貼等政策性補貼為公司發展提供了很大幫助。同時,公司從細節處著手推進改革,例如空調的自動調節、吹吸風的安裝等,使得生產環境有了很大改善,產品質量得到穩定提高,效率基本上保持在95%以上。”施烈說。
哈密貝舒曼紡織品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學生創業企業,依托新疆豐富的棉花資源,該公司把新疆優質天然純棉精品家紡、各類工作服、窗簾等布藝紡織品作為產品定位。該公司總經理張陽說:“新疆棉花享譽全國,我們以此為原料進行生產,產品的蓬松度、柔軟性等得到了客戶廣泛認可。系列產品涵蓋了從嬰幼兒到中老年的不同年齡段,此外還有婚慶系列。”
為了提高產品品質和精美度,企業引進了目前世界先進的超柔軟千層無網棉胎流水線及全面的布藝加工生產設備,有效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企業打造帶有新疆標識的地域產品,對產品增加人性化設計,大大提高了產品附加值。“現在我們做的夏涼被可水洗,滿足了用戶需求,在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借助網絡渠道,以線上線下同步推進的方式,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張陽說。
為了推動企業快速發展,哈密市各級政府進一步落實自治區促進紡織服裝產業方面得有關政策及各類促進政策,減輕企業負擔,讓發展步伐更堅定。
政府的幫助和支持讓張陽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滿,“我們要充分運用好這些好的政策,借助新疆棉的優勢,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努力把我們的產業做大做強。”
截至目前,哈密市有紡織、服裝、刺繡企業共23家,其中服裝企業11家,刺繡企業11家,年實現工業產值1.47億元,已形成年加工棉紡12萬錠、服裝年加工150萬件,民族繡品、工藝品110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