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紡織品出口大國,人民幣貶值對紡織企業有何影響?
家紡龍頭企業孚日股份日前就針對投資者詢問表示,人民幣貶值有利于公司的出口。以服裝、針織進出口貿易為主的江蘇國泰也表示,公司密切關注國際市場環境變化和匯率變動情況,人民幣適度貶值有利于公司外貿出口業務。
從短期來看,匯率的波動對外貿企業帶來了一定利好,一些外貿人也迅速對鎖匯和定價進行了調整應對,以在嚴峻的外貿形勢下,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原以為會在6.8左右拉鋸一段時間,沒想到那么快就突破了6.9。”安徽省一家服裝外貿企業經理孟卓表示,由于人民幣匯率近期下行明顯,他們已經決定對今年年底的所有訂單一律暫停鎖定匯率的操作。
作為始終在一線的銷售負責人,孟卓坦言,從目前的國內外市場來看,外貿形勢并不會太樂觀。對今年接下來的訂單暫停鎖匯后,他們計劃對明年3~4月以后50萬美元以上的訂單,進行30%~50%的鎖匯操作。
上海浦啟紡織品外貿業務總監趙本志表示,由于業務量不大,公司鎖匯做得不多,主要是隨行就市,但會在報價時考慮到匯率的趨勢變化,把相關約定放寬一點。
可以說,匯率波動對外貿企業來說是有預期的,也已成為企業所面臨的“常態化”挑戰。
一名紡織行業外貿人士表示,近期的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對紡織行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整體體現在三個方面:對于出口銷售占比高的企業,同時擁有較多美元資產的企業會受益;對于上流原材料釆購不完全在國內,高度依賴進口原料例如進口棉花、棉紗、設備等這樣的企業,會受到負面影響;對于有美元外債或有遠期結匯的企業,會對企業預期收益產生影響。對于有的大型企業來說,這三種情況并存,具體企業受影響程度不一。
華安期貨分析師姚禹認為,由于人民幣貶值,國外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購買力會顯著提升。對于我國出口企業來說,可能會意味著接到更多的訂單,即使所接訂單數量和往年相同,企業獲得的營業收入也會提升。這也是為什么今年我國紡織出口數據依然表現良好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然,人民幣貶值,有利也有弊。對于進口貨物來說,會花費更多的成本。因此,我們能夠看到,近段時間進口棉花、棉紗的數量有所降低,其中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人民幣貶值造成成本抬升所致。
晉江市染整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羅玉成對記者表示,人民幣貶值對出口有一定正面促進作用,但也不宜高估其影響。由于多數企業此前已經采取一系列手段對沖匯率風險,如進口對沖、美元融資和遠期外匯交易等,所以,對業績的正向影響程度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他建議,紡織企業應密切關注國際市場環境變化和匯率變動情況,以期獲得更多的收益,通過合理優化外幣資產負債結構,提高外匯抗風險能力。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信息部負責人朱宇星表示,當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低主要因為美元指數快速走強引起的短期波動,并未形成強烈的貶值預期,人民幣匯率短期承壓并不會改變長期穩定的格局。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之所以關注“破7”,更多是因為心理上的整數關口。
朱宇星指出,雖然本幣貶值有利于出口,但出口紡企仍然希望匯率波動在穩定范圍之內。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出口紡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結匯,另一個則是原料價格。結匯方面,一般來說,匯率越低,越有利出口。然而匯率下降,海外訂單也會被壓價,而且收匯時間不確定,如果收匯時的即期匯率再次發生波動,反而存在得不償失的風險。原料價格方面,人民幣匯率走低,不利于進口,導致用于生產的棉花、化纖等原材料進口價格上漲,會拉動出口紡企生產成本上漲。
朱宇星講到,經過多年歷練,出口紡企在人民幣匯率波動面前逐漸應對自如。不論是大型出口紡企,還是中小微出口紡企,均在規避貿易性匯率風險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其匯率風險管理能力不斷增強。
朱宇星表示,目前尚不必過度強調人民幣匯率貶值,如果將來人民幣趨向過度貶值,影響到國家金融安全,央行勢必會采取穩定匯率的措施。長遠來看,人民幣匯率的適度雙向波動是正常現象;綜合來看,對出口紡企的影響可控。
盡管目前全球經濟、貨幣政策形勢愈趨復雜,整體來看,專家普遍表示,目前人民幣依然韌性明顯。
楊德龍表示,匯率的漲跌對于外貿行業來說是把雙刃劍,人民幣匯率適度貶值回調,有利于提升出口貿易競爭力和價格優勢,推動實體經濟復蘇,但進口企業的進口成本將有所增加。短期之內美元指數繼續走強,人民幣匯率可能承壓。中長期來看人民幣真實匯率有較強的韌性,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因為長期來看支撐人民幣匯率的仍然是經濟基本面,在經濟增速企穩反彈之后,人民幣可能會出現一定企穩的走勢。現在無論是政府還是市場,對于匯率雙向波動、寬幅震蕩的容忍度和適應性都大大增強。
招商證券分析指出,美元大概率繼續強勢直至聯儲加息結束、歐洲能源風險解除,預計拐點在今年底到明年初。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2022年的國際收支處于平衡狀態,人民幣大概率仍將呈現震蕩態勢。
中國銀行研究院吳丹在2022年第135期《經濟金融熱點快評》中分析,從中長期看,人民幣匯率保持平穩仍有較強支撐。一是外匯供求關系穩健是人民幣匯率的關鍵支撐。從8月1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結售匯數據來看,7月我國經常賬戶順差159.78億美元,較6月明顯回升;貨物貿易順差306.92億美元,較6月增長20.94%。增長的經常賬戶順差有利于部分抵補短期資本外流的影響,保持外匯市場供求關系整體穩定。二是人民幣結售匯預期穩健。從市場預期來看,美聯儲的鷹派加息論調并未對人民幣外匯需求構成太太影響。8月29日美元兌人民幣即期詢價成交量410.2億美元,較今年以來的均值326.17億美元高25.76%,而整個8月美元兌人民幣的即期詢價成交量均值也有401.93億美元。綜合來看,在國內各項政策支持下,下半年國內經濟修復勢頭仍較強,國際收支均衡良好,外匯儲備規模合理充裕,人民幣匯率將在合理閾值區間內雙向波動。企業和市場也應持風險中性理念,以實際需求為導向,積極尋求外匯衍生工具合理避險。